
腰酸背痛造成的原因有很多種: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骨盆歪斜、駝背、髖關節病症、核心肌力不足等,每一種成因表現出來的症狀不盡相同,但因為痛的位置非常接近,很容易造成診斷上的誤判,本篇文章主要解釋 脊椎滑脫 的相關知識:
- 什麼是脊椎滑脫?
- 脊椎滑脫的分級。
- 什麼時候需要開刀?
- 脊椎滑脫的 物理治療。
什麼是 脊椎滑脫 ?
脊椎滑脫是指某一節的椎體相對於下一節的椎體往前滑動或位移的情況,因為椎間盤的退化或是脊椎附近韌帶鬆弛造成椎體往前滑動,初步的位移就會造成 下背痛 甚至到臀部的極度痠痛不適感,位移量過大的話,就會壓迫到神經根,造成雙腳麻木或是無力,最終無法行走(麻木感不一定單純由神經引起,亦可能是肌肉緊繃造成麻木感,請由專業物理治療師評估),脊椎滑脫好發的位置多在腰椎4-5節(L4-L5)之間或是腰椎第五節和薦椎第一節(L5-S1)。
醫師通常會經由影像學來做判斷,如下圖,滑脫的位置是腰椎第五節相對薦椎第一節往前滑動(L5-S1),箭頭指的地方可清楚看到椎體已經往前位移一半,造成脊椎弧度不完整。

By Lucien Monfils – Own work, CC BY-SA 3.0
脊椎滑脫 的分級
脊椎滑脫會依照往前位移的大小來做分級,第一級移動量最少,第五級移動量最大
- 第一級(grade 1):25%的椎體往前滑動
- 第二級(grade 2):50%
- 第三級(grade 3):75%
- 第四級(grade 4):100%
- 第五級(grade 5):椎體往前滑動並且掉出去,可能合併椎弓斷裂

什麼時候需要開刀?
每個醫師對於開刀的定義不盡相同,當然開刀的方法也有很多種(不多加贅述),但是一定要有很清楚的觀念:脊椎會滑動,代表內部有極大的不穩定,不論使否要開刀,加強核心肌群來穩固脊椎都是必須要做的事,沒有一種手術能在開完刀後就安枕無憂;相反的,若是沒有在手術前就做好肌力的強化,反而有可能導致手術失敗率提升,開刀的時機:
- 做物理治療或其他保守治療效果不彰3-6個月
- 滑脫已經大於第三級,滑動已經超過一半
- 雙腳麻木,且嚴重影響生活作息,包含走路,坐到站,爬樓梯等等
- 大小便失禁
脊椎滑脫的 物理治療
會造成脊椎滑脫其實和長期用力方法跟挺胸方法錯誤有很大的關係,滑脫的病人一定是骨盆前傾過大,造成腰椎弧度不正確,久而久之腹部核心會越來越弱,腰椎開始不穩定而產生症狀,所以在訓練方面要循序漸進,先改變正確站姿,再將核心強化
- 骨盆後傾
- 簡易版棒式
- 標準版棒式
- 大腿後側肌肉牽拉
每個人的症狀嚴重程度不同,上述運動若有不舒服請立即停止,個人化的核心訓練請尋求專業物理治療師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