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背痛的迷思

下背痛存在於社會上每一個角落,耗費掉的社會資源遠大於癌症或是糖尿病,每個人一生當中都一定會有腰痠背痛的經驗,幸好,大部分的人在兩周內疼痛感會漸漸消失,85%的人在3個月內會完全康復,而在這期間內,很多人甚至不用接受任何治療就會痊癒。

比較少數的人疼痛不斷伴隨著他們,甚至出現生活失能的現象,下面我們要破除四大迷思,讓腰痛慢慢遠離你。

X-ray,核磁共振(MRI)或斷層掃描(CT)照出來的結果通常沒有任何幫助!!

每個對醫療有些許了解的人都會想在腰痛的時候,去拍一張X光,看一下身體裡面到底是什麼東西害你那麼疼痛,但是能在這些攝影機器上面找到真正問題的下背痛患者只有5%。

反之,有可能去拍攝這些影像,還會讓你的下背痛變得更加疼痛!因為當你去拍攝向X光或是MRI的時候,通常你一定會看到裡面的骨頭有些許變化,這時會得到一些答案:⌈你的腰椎長骨刺了⌋,⌈椎間盤突出了⌋,⌈椎間盤開始退化,所以骨頭之間的空隙開始變小了⌋,這些東西產生或是骨頭變化就像是因為年紀到了開始長白頭髮一樣,是很正常的退化過程,它們可能跟你的下背痛一點關係都沒有,甚至有可能骨刺已經產生好幾年,但是你才下背痛幾個月,沒有人能夠說得準!

(wikipedia)

很不幸的,太多人被告知這些<正常變化>就像你的脊椎已經受傷,而且通常講得非常嚴重,讓許多人誤以為自己患上什麼嚴重的疾病,太多人因為這樣而進了手術房,手術所做的事情就是把我們在影像學看到的那些東西換掉,此時才真正進入了失能狀態。

其實很多專業的醫師或是物理治療師可以藉由邏輯式的力學判斷,透過好幾種不斷的簡單測試,來推測你的影像學和你的病痛是否有相關,建議病患可以先透過物理治療來區分或是治療你的下背痛,接著再去做影像學檢查也不遲!

一旦閃到腰,就一定要休息??

通常下背會受傷,都是因為彎腰或是有扭到的動作,讓人感覺閃到腰,進而引發疼痛,所以一般人都覺得就是<不能動>,才能讓傷口慢慢好起來,受傷的前一兩天降低活動量是可以讓人理解的,但是如果持續不敢活動的話,反而會造成傷口延後癒合,目前已經有大量的研究證實,漸進式的活動可以使脊椎損傷恢復得更快,當然在一開始嘗試要活動的時候,一定會有疼痛的感覺,這時候其實不必驚慌,因為一些輕微的脊椎的扭轉並不會造成傷害。

當然,沒有什麼運動一定好或一定壞,最重要的是能夠漸進式的增加活動量,例如一開始可先從輕微慢走開始,再慢慢變成快走,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

疼痛都是<想>出來的

疼痛是一件非常主觀的事,很有可能A患者覺得跌倒瘀青的疼痛,B患者卻覺得像螞蟻爬過只有癢的感覺,另外,疼痛也跟過去經驗有很大的關係,就像腳扭傷的時候發生的人事物,會在大腦裡面不斷回想,就會讓你覺得腳踝隱隱作痛,所以當生活上常常彎腰的時候,就會想起脊椎的疼痛感,大腦就會把疼痛的感覺往上加乘

所以疼痛和我們的情緒有很大的關係,焦慮,害怕,不好的社交關係,精神壓力很大的生活習慣,或是有睡眠問題的病患,都會使疼痛感覺提升,情緒不穩定時也會同步讓我們脊椎附近的肌肉緊繃,當然就無法好好修復當初受傷的脊椎了,所以好好控制大腦以及情緒,才能真正對脊椎有正面影響。

預防勝於治療,預防做的對嗎?

由於曾經有下背痛的經驗,都會花非常多的金錢或是精力在預防下背痛,甚至生活上大部分時間都在跟下背痛對抗,於是人們內心都會找各式各樣的輔具方法讓自己免於下背痛,這是非常能夠理解的,從改變工作環境開始:1萬到10萬不等的人體工學椅子,各式各樣形狀坐墊,甚至各種紅外線熱敷墊,或者直接帶護腰護頸上班,讓人以為受了車禍或是開剛完手術,種類多到讓人無法想像。

但事實是,初期這類的輔具器材對於急性疼痛或許有幫助,但對於下背痛的痊癒幫助卻是微乎其微,其原因為當在使用這些器具的同時,會產生一種”被保護的感覺”,於是患部就更不會活動了,例如腰痛的人整天帶著護腰,護腰把腰部牢牢綁住,在生活上限制了腰椎的活動,數小時內看似好轉,但也讓腰部的肌肉呈現休眠,更別說血液沒有辦法流通,關節內部更是僵化,於是在睡前脫掉護具的時候,有非常強烈的不安全感,甚至直接感受到疼痛。

當在選擇預防性的護具時,其實沒有辦法確保這些預防到底有多大的幫助,但其實有更好的選擇:更勇敢的走到戶外從簡單散步開始,拉長停車到公司的距離,刻意不坐電梯,一但開始活動起來,身體就會立即有反應,或許一開始仍然會疼痛,但久而久之會發現,所付出的努力必不會辜負你,很快的,身體會適應這些活動然後痊癒!

參考來源

https://www.independent.ie/life/health-wellbeing/everything-you-know-about-back-pain-is-wrong-37797430.html

科學人:第204期 我跑故我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