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手腕會受傷?
跳水水手再壓水進入水面的時候,兩手會交疊將手腕反摺,將掌根推出去,所以碰到水面第一個衝擊的就是手腕關節,當然從越高入水的選手,手腕的壓力會越大,手腕本身是一個多關節多韌帶組成的複雜關節,一旦受傷就很難完全痊癒,並且容易復發,所以很多跳水選手都會纏重彈或白貼來保護自己的手腕
(圖片來源自-台灣跳水國手-賴昱燕)
跳水選手的手腕一定會受傷??
其實不然,如果在頂水的時候出力方式正確,手腕的壓力會被分散掉,所以在頂水的時候,教練必然會十分強調聳肩,以及肩膀內轉力氣要穩定,伸直手肘,讓入水時的壓力可以經由手臂傳到身體,藉此分散極大壓力,如果肩膀或手肘有一個地方沒鎖好,就會使力量段在某個地方,而那個地方就是手腕了!
(圖片來源自-台灣跳水國手-李韋臻)
常見的錯誤出力方式
肩膀沒有聳肩卡死
肩膀內轉角度受限
肩膀內轉力氣不足
在伸直手肘的時候多帶了一個旋轉的動作(手肘在打直時沒有太多旋轉角度)

天生手肘角度很大的人,會容易受傷嗎?
手肘角度大的人,手肘關節比較鬆,但就會因此比較容易受傷媽?答案是不一定!!完全看選手如何出力,有些女生手肘角度很大,但是肌肉力氣可以穩定肩膀以及手肘,那麼這樣一來,手腕就是很安全的狀態,如果穩定的力氣不夠或是不會用的選手,就算手肘伸直角度正常,一樣會在手腕成極大壓力!

如何預防手腕受傷?
天生手腕就比較脆弱的人,反而要加強肩膀旋轉角度和力氣,如同上方所說,如果的肩膀力量才能夠穩定肩膀,幫助手腕分散壓力

如果已經反覆受傷怎麼辦?
我們的手臂有一組肌肉叫 深層前臂線(deep front arm line) 這組肌肉群會同時出力,彼此筋膜互相串連,肌肉同時出力後會把整條筋膜線繃緊,讓手臂可以承受巨大的衝擊力,所以大部分的跳水選手這條肌肉線都處於很緊繃的狀態,時時刻刻放鬆這條筋膜線就能有效減緩手腕的不舒適
當然,除了放送這條筋膜線,更要同時訓練這條筋膜線,才能讓這條筋膜線又壯又有彈性

深層前臂線(deep front arm line)牽拉方式
- 手指朝下,掌跟貼緊牆壁
- 手肘打直
- 胸口往牆壁之外的地方做旋轉
- 另一手壓緊肩膀,控制肩膀不要聳肩
- 停留時間約1-5秒
- 胸口在往回轉面向牆壁休息
- 重複10-20次



訓練方法-物理治療
- 站姿
- 手握啞鈴或壺鈴負重
- 保持手腕呈現垂直,不要折手腕
- 拿在胸口面前時,掌心朝內
- 兩手慢慢往上舉直同時掌心朝外
- 往上舉直的過程,身體保持穩定,肋骨收穩
- 重複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