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媽媽手

媽媽手是手腕支配大拇指動作的肌肉過度使用,進而產生發炎現象,由於手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平率甚高,不能立即休息,容易導致反覆發炎,進而演變成慢性問題,主要造成媽媽手的肌腱主要有兩條:外長姆長肌(abductor pollicis longus)以及伸姆短肌(extensor pollicis brevis),如同下圖所見,兩條肌腱共用同一個腱鞘,肌腱在腱鞘的通道裡面反覆摩擦,發炎腫脹使得通道狹窄而引起疼痛,會發生這種現象常和過度使用手腕有關,例如擰毛巾,洗衣服,擠奶或是抱小孩的動作,常發生在新手媽媽身上,第二容易發生的職業則是廚師,需要一直翻動笨重的鍋子

一般媽媽手的 物理治療 就分為急性期與慢性期,急性期建議冰敷和休息,物理治療師看到病人的狀態多為慢性期,主要以熱敷電療或是做牽拉肌鍵的治療,熱敷是希望透過溫度將血管擴張增加血流量將發炎物質帶走以減少疼痛,電療則是透過增加肌肉跳痛閾值來降低疼痛閾值,牽拉肌鍵是希望打斷發炎物質在肌鍵與腱鞘產生的沾粘,增加通道的滑動性,這些傳統物理治療的方法可以在短期之內發揮很好的功用,有效降低疼痛,但沒辦法保證疼痛會不會再發生

所以除了以上傳統 物理治療 的保健之外,更需要重視的是改變動作模式,改變生活型態的用力方式,在做抱小孩的時候減少手腕的動作,增加肩膀或手肘的動作,儘量用肩膀或身體的大肌肉來取代手腕的小肌肉,直接降低手腕的壓力

傳統物理治療或者是用力方法改變之後,兩者都無法讓症狀緩解,那麼就應該考慮是否是其他問題引起手腕的壓力,最常見引發症狀的兇手就是:胸小肌(pectoralis minor)!胸小肌主要控制肩夾骨的動作,若是有駝背或是圓肩問題的人,胸小肌就會過度緊繃,進而拉動肩膀移位,久了之後往下牽扯到肌肉筋膜的張力,影響手肘和手腕的施力模式,讓手腕無法正常出力,最種導致手腕關節壓力過大

從上圖可以看到胸小肌會沿著手臂的前側連到肱二頭肌,在繼續往下連到大拇指的肌肉群,這一條就是深前臂線(deep front arm line),深前臂線在舉手以及投擲等簡單的動作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因為姿勢不良,例如駝背或圓肩而造成胸小肌過緊的人,是百分之百會使大拇指的肌肉群過度使用,進而產生發炎現象或病症

從臨床上來看,百分之九十的病患會和姿勢不良有極大的關係,單純的手腕過度使用反而極少見,很多病症都是因為先前姿勢已經有問題,肌肉已經過度緊繃,進而導致用力方式錯誤,才會導致一連串的反應,最後引發慢性的發炎反應,並且問題不斷反覆發生,所以要解決這個疼痛還是必須從姿勢下去解決,重新訓練對的肌肉群用力,才能完全根治此病症

一般常見胸小肌的牽拉,可以直接改善駝背以及圓肩的問題,也能使手腕的壓力下降,首先,要先找到牆角,面對牆角之後,肩膀外展打開90度,兩手臂貼住牆壁,腳踩弓箭步,將身體重心往前移到前腳,胸口順勢往牆角靠近,會感覺到胸部深層有拉扯的感覺,停留20~30秒,重複3~5次

除了胸小肌的放鬆之外,更要做的是加強背部肌力,增加背部的穩定,才能真正穩定住肩膀以及脊椎

背部肌力的強化改善駝背以及圓肩: https://physicaltherapyclass.com/reeducationroundshoulder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